芯片智联说从芯出发的AIOT产业新媒体,聚焦半导体技术发展及芯片、人工智能和AIOT产业生态,关注最新政策、产业资讯、企业发展、解决方案、应用案例等内容,提供企业品牌策划及产品方案推广服务。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根据2021年已公开的收入数据,北方华创排名全国第一;
2、排名前五名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屹唐、盛美、长川科技;
3、收入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公司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屹唐、盛美、长川科技;
4、收入规模介于1亿美元-10亿人民币范围附近的企业包括:华峰测控、芯源微、拓荆科技、华海清科;
5、国内半导体设备新秀:上海精测半导体(精测电子)、凯世通(万业企业)、光力科技、和研科技、南京晶能等。

备注:上海微电子、晶盛机电的半导体设备业务收入缺乏数据
晶圆制造厂商纷纷扩产!今年半导体行业或保持火热
2月以来,华虹半导体等企业纷纷发布多项设备招标信息。
市场持续缺芯,新订单源源不断,增添了晶圆制造企业底气。最近,多家晶圆制造厂商陆续公布了2022年资本支出计划,供不应求背景下,他们纷纷选择扩产。多位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半导体景气度或保持火热态势。
晶圆制造龙头厂商扩产
据集微网统计,2月以来,华虹半导体、积塔半导体、新昇半导体、山东有研等企业纷纷发布新的一年设备招标信息。随着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半导体设备需求量攀升。

这一轮半导体行业启动景气周期,始于2019年下半年,至今这一状况仍在延续。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晶圆制造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今年选择继续扩张。
全球排名第五的华虹半导体,去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极其亮眼:销售收入达到5.283亿美元,同比增长88.6%,连续六个季度刷新纪录。公司称,未来将加快推进12英寸生产线总产能至94.5K的扩产,预计将于第四季度逐步释放产能。

全球排名第一的晶圆厂台积电最新披露,2022年资本开支预计400亿至440亿美元,相比上一年,同比增长33%至46%。排名第二的晶圆厂联电披露,2022年资本支出将达到30亿美元,同比大增66%。
另外,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大厂产量也在顺利爬坡,并亦有产能扩张计划。
集邦咨询旗下全球半导体观察对全球前十大晶圆制造厂商中的六家(台积电、联电、格芯、中芯国际、世界先进、力积电)数据汇总显示,它们2022年资本支出合计达548亿至588亿美元。

全球半导体观察奉颖娴表示,缺芯大环境下,晶圆制造龙头厂商资本支出持续增加,扩产动作频繁,2022年半导体产业依旧保持火热发展态势。
方正证券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杭也认为,晶圆头部厂商资本支出扩张,半导体景气将延续。
设备厂商和耗材厂商将受益
国盛证券分析师郑震湘认为,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提升、晶圆厂逐步投产,以及国产设备厂商技术加速突破,国产设备将迎来加速成长期。
中微公司是刻蚀及MOCVD龙头。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金额为41.3亿元,同比增长90.5%。在回答投资者是否受益海外芯片扩产提问时,中微公司称,开发的12英寸高端刻蚀设备已运用在国际知名客户65纳米到5纳米等先进的芯片生产线上;同时,公司已开发出小于5纳米刻蚀设备用于若干关键步骤的加工,并已获得行业领先客户的批量订单。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刻蚀设备能够涵盖5纳米以下更多刻蚀需求和更多不同关键应用的设备。
盛美上海是国内半导体清洗设备的龙头企业,公司基于多年自主研发的SAPS兆声波技术,实现清洗设备差异化,取得海力士等头部企业的认可,并逐步拓展先进封装湿法、电镀和立式炉等设备,打造平台型设备企业。

高端电子材料生产者也是受益者。中信证券首席新材料分析师李超认为,在晶圆厂高资本开支拉动下,随着设备需求增加,半导体耗材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同时,芯片产品更新迭代和制造工艺先进趋势也会给半导体材料市场带来额外机会。
※文章来源于今日半导体,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
芯片智联说视频号
往期推荐:
2021-22年半导体重大收购兼并案!
重磅!阿里巴巴等19位股东投资这家国产芯片企业
图解|半导体六大企业,集合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