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检测网提供中国计量院校准代办服务,全国各地校准服务,详询4008180021
    荐读:实验室哪些器具需要强制检定?哪些需要校准?
    1、设备定期校准的主要目的
    实验室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的主要目的有:
    1) 建立、保持和证明设备的计量溯源性;
    2) 改善设备测量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偏差及不确定度;
    3) 提高设备不确定度的可信性;
    4)确定设备性能是否发生变化,该变化可能引起实验室对之前所出具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怀疑。
    2、设备初始校准周期如何确定
    设备初始校准周期的确定应由具备相关测量经验、设备校准经验或了解其它实验室设备校准周期的一个或多个人完成。确定设备初始校准周期时,实验室可参考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所采用的方法和仪器制造商建议等信息。此外,实验室可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预期使用的程度和频次;
    2)环境条件的影响;
    3)测量所需的不确定度;
    4)最大允许误差;
    5)设备调整(或变化);
    6)被测量的影响(如高温对热电偶的影响);
    7)相同或类似设备汇总或已发布的测量数据。
    3、设备校准周期的调整
    ISO/IEC 17025:2017 中 6.4.7 规定:
    【实验室应制定校准方案,并进行复审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对校准状态的信心】
    实验室制定校准方案后,应在后续使用中结合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表现作出必要的调整。设备的校准周期以及后续校准周期的调整一般应由实验室(或设备使用者)确定,并以文件化的形式规定。如果设备的校准证书中给出了校准周期的建议,实验室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4、设备后续校准周期调整需考虑的因素
    设备后续校准周期的调整,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
    1)实验室需要或声明的测量不确定度;
    2)设备超出最大允许误差限值使用的风险;
    3) 实验室使用不满足要求设备所采取纠正措施的代价;
    4) 设备的类型;
    5) 磨损和漂移的趋势;
    6)制造商的建议;
    7) 使用的程度和频次;
    8)使用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振动、电离辐射等);
    9)历次校准结果的趋势;
    10) 维护和维修的历史记录;
    11) 与其它参考标准或设备相互核查的频率;
    12)期间核查的频率、质量及结果;
    13) 设备的运输安排及风险;
    14)相关测量项目的质量控制情况及有效性;
    15)操作人员的培训程度。
    检测实验有困难,找嘉峪检测网
    嘉峪检测网编辑整理
    
    
    
    
    
    大家都在看
    
    
    
    
    
    漂亮又实用的实验室制度培训PPT【免费送】
    2018实验室管理制度大全,收藏+转发!
    2018实验室各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大全
    2018实验室常用标准大全,请收好!
    5000+国内外检测机构,点这里